距离校庆还有00天

您现在的位置:哈师大附中官方网-->六十校庆-->校园文化-->正文

哈师大附中的校园精神

发布时间:2017-11-02来源:校办作者:张彦宝

团结务实

拼搏进取

崇尚科学

追求卓越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所学校所特有的校园精神,是这所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存在形式之一,同时这种校园文化精神也会在其他形态的校园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载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不论是建筑物的设计布局,还是教室、走廊的布置,乃至学校规章制度的确立,都应该明确地反映出这所学校所倡导的校园精神,都必须充满考虑到传播、审美和创造功能的实现。
  校园精神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学校谋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校长都懂得:对于这中业己形成的校园精神应该珍视、哺育并且使它变得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我对附中校园精神的认识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普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一所学校在任何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校员工为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从其外延看,它体现每位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表现在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
  附中的校园精神我体会包含三种成分:创建初期、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务实精神;发展第二时期倡导科学管理、大兴学术之风、提倡教、学做和协发展的科学精神,第三时期倡导先进教育理念,兼容并包,主张人文关怀,崇高卓越,追求一流开拓精神。我也认为这三种成分是有机统一,即优秀传统和新时代精神的统一。所以附中精神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当代的凝聚、沉淀。
  近半个世纪附中人创造了灿烂文明,培育了三万多精英,多数已成为栋梁之才。这些人都曾以为附中人感到自豪,也无深深的打下附中精神的烙印。附中精神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上,它常常表现为“理想的人格”即:厚德、诚信,进取有为,团结协作,自尊自重,无私奉献等。在这个层面上,附中精神发挥着巨大的道德潜能,通过社会评价和榜样力量,激励着附中人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在社会层面上,它集中表现在“融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在这个层面上,附中人以观念形式发挥着巨大的驱动力、凝聚力,鼓舞着曾经在附中工作学习过的人们为美好明天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二、校园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概念
  校园精神是学校所处一定历史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只有弘扬和培养反映时代特征,适合人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校园精神,才能使学校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动。因此,弘扬和培育校园精神是学校发展主题。
  时代的发展的潮流推动校园精神的培育。教育改革的深入是培养校园精神的坐标,也是拓展校园精神的动力。当前,教育发展主题是强调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主题下,要求我们在弘扬校园精神同时,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要求校园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以使校园精神富有时代气息,顺应时代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要求深化校园精神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的学生要走社会大舞台,肩负起时代赋于使命。市场经济讲效率、效益、要求平等、强调竞争、诚信,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与道德相伴经济。时代要求深化了校园精神内容。包括在弘扬务实精神、注重精神的同时,努力培育平等精神、竞争精神、法制精神、民主精神。我认为时代是催生校园精神的重要动力。

三、校园精神是与提高学校人的素质相伴的
  校长、教师是校园精神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校园精神培育有赖于校长与教师的接受与认同。校园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灵魂,校园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每个个体对它的认同、接受。真正的校园精神是深植于具有主体自觉意识和现实的人之中,是内化了个人心理意识、言论行为之中。离开了个人的接受与认同,校园精神难以培育,更不可能成为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之源。
  校园精神的弘扬和培养还与提高学校人的素质息息相关。校园精神是学校人的素质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精神的培育有赖于学校人的素质提升,没有良好群体的良好素养,要培育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所需要的校园精神只能是一种善良的奢望。为此要把提高员工的素质作为培育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
  我认为提高人的素质核心是提高人的基础文化、人的价值取向认识、人的文化品德。人的文化品位包括:人的人文素养、人的科学精神和人的追求目标等。具体化一些是要有知识。因为知书才能达理,这是基础。第二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正确是非观。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不断改造自己,做到诚信,崇善、厚德、自律;第三,要有宽广兼容的胸怀,要不断学习,吸取外来的文明,要有良好的为人风范、严已律己、善以待人;第四,科学是理性的,要务实求真、学作真人、真事,分析的要有哲理,要学会换位思考,同时要有理性批判精神,不轻信、不盲从、坚持真理;第五,人必须有追求,志存高远,一个人的生活过程往往和追求目标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结果往往是和有什么样的过程相关。

       ------摘自沙洪泽校长的《培育校园精神,构建校园文化》。

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MORE+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学府路30号
哈尔滨师大附中校庆办公室(邮编150080)

官网:www.hsdfz.com.cn

邮箱:hsdfzxyh@163.com

手机:15045105602

电话:0451-86675547(传真)

联系人:臧志刚 张彦宝 江上燕子

哈师大附中版权所有 © 2006-2011 黑ICP备06000972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0号 邮编:1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