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师大附中名师张庆岭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落实基础,重视变式,优化表达分析​

来源:校办 作者:张彦宝 上传人:张彦宝 发布日期:2017-06-09


张庆岭,中学高级教师,哈师大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市兼职教研员,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创新先进工作者”、省“教学能手”、省“课改先进个人”、省“十佳”生物教师、市优秀教师、市新一代创业人标兵、“身边好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试题在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的同时,仍在不断调整中发生着变化,非选择题作答时的书写难度明显增大,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定,不避旧题变式

 

今年的试卷在考查形式上并未改变,结构延续前几年的布局,分值比例相对均衡,其中必修一占21分,必修二占30分,必修三占24分,选修部分(二选一)依然占15分,纵观近五年试题,各教材命题比例始终互有增减,但变化不大,2018届考生复习时不要轻易据此揣摩命题规律!

 

题目命制注重基础,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遗传的细胞基础(第1题)、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第2题)、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第3题)、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第4题)、神经、体液调节(第5题)、遗传的基本规律(第6题)、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29题)、体温调节(第30题)、种群和群落(第31题)、伴性遗传(第32题)、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第37题)、基因工程和中心法则(第38题)。以上内容在以往试题中也屡屡出现,却常考常新,旧题变式再考的现象在本卷中依然可见,2018届考生复习时应继续重视对历年试题的变式训练。

 

二、命题内容具连续性,侧重核心概念

 

除了伴性遗传中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在命题中很少见到外,今年的试卷在命题中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植物生理方面,依然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知识,未见植物激素调节等内容;动物生理方面,依然侧重神经和体液调节,未见免疫调节内容;生态学方面,连续多年考查种群等微观生态学内容,而宏观生态学方面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内容并未考查;遗传学方面,依然侧重经典遗传学内容,在选修部分意图考查一些基因表达等分子遗传学内容,但题目难度略显控制不当。

 

2017年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作出变化的内容并未出现命题素材,2018届考生应回归教材,落实最基础的知识,少被辅导书牵着鼻子走,多研究核心概念、理解和拓展核心概念始终是高考复习的王道。

 

而2017年考试大纲中考试要求部分将对实验的考查能力层次由“综合运用”调整为“运用”。弱化了对实验考查的综合性。在本卷中第30题对实验思想的考查恰恰如此,只考查了设置对照的基本目的等少数内容,得分比较容易。

 

三、能力立意为主旨,精细表达得高分

 

今年的试卷在题型和能力要求方面命题者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比如第6题的遗传计算,有的学生耗时较多,而有的学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之和为64就直接选出了答案,体现了良好的解题能力。而第32题,需要进行图文转换帮助分析问题,这是对2009年全国Ⅱ卷考查系谱图中应具备的信息一题的改编,通过绘制系谱的这一变式,考查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会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书写不全而失分。

 

本次考试,网上有很多学生反映,生物试题有点儿找不到北,不知道让填什么。主要来自于以选修三为代表的几个设问给考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本卷选修试题一反以简单记忆为主的考查模式,加强了对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书写之后,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得分,心里没底。这些问题与考生平时疏于答题规范的训练是有一定关系的。比如“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从植物体中提取mRNA的原因”一问,学生需要找到这里隐藏的原理——“代谢旺盛的细胞基因表达效率较高”就可以准确作答了。所以2018届考生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审题、解题等技巧的训练和提高。学会在复杂的题目信息中捕捉学科要点,对知识点进行迁移、转换、分析和综合,注意训练用生物学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综上所述,2017年高考全国理综生物试题的命制,突出体现了对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对主干知识的覆盖,特别注重对生物概念、基本原理及学科思想等科学素养的考查。题目的设问既兼顾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又有拓展提高,有效区分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有很好的区分度和效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导向作用。 

最新动态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