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来源: 作者: 上传人:oaklet 发布日期:2011-01-10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写给高一新生家长的话


  高一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它前承9年义务教育,后启高等教育,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孩子的知识、人品、技能成长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多事之秋。从初中生到高中生,很多学生都处在一种不适应的状态,我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后初中状态”,症状表现为以下几个不适应:

一是角色不适应。考入附中的学生,有近70%在初中时当过班级干部,在新的环境里,“老干部”变成了老百姓,心理落差太大,失落感由然而升;

二是学习内容不适应。高中课程综合性、系统性、理论性、知识量上与初中课程有本质不同,很多学生疲于应对,渐渐地没了自信,以至于在期中考试后便作出了学文科的决定;

三是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生过去适应了题海畅游,对“硬”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勉强完成,对“软”作业(方法、习惯、预习、复习策略、学习品质等)束手无策。有人说从学习上讲,小学生是老是抱着走,初中生是老师领着走,而高中生是老师指给你怎么走。许多学生等着老师抱,等着老师领,落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四是名次变化的不适应。从过去的名列前茅,到现在的名落孙山,这些学生开始是不服,继而玩命苦学、然后是困惑、挣扎,最终有人选择了放弃。

五是对高中生活不适应。由过去的鹤立鸡群到现在的群英荟萃,竞争的压力增大,再加上高中强调全面发展,比求知,更比做人,活动多,尤其今年实行的新课程,学生们将面临新的挑战。

与以往课程相比较,课程变化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 生存、举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 况,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 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4、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5、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那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整体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其整体结构如下: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表:8大领域,116个学分
 

  如何让孩子迅速摆脱“后初中状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一剂良方。家庭教育是一敝,学校教育是一捺,互相支撑才能把学生这个人挺起来,更何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打个比方说,子女是本书,父母是作者,教师是编辑,社会是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是没有教材,没有作业的课堂。孩子还小,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但请各位家长记住,上帝能够原谅的事,社会不一定会原谅;老爸、老妈能原谅的事,老师不一定原谅,老师能够原谅的事,老板不一定会原谅。你的孩子最终将生活在现实而复杂的社会,而不是校园和天堂;孩子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但年轻是学习知识和打拼事业的资本,而不是放纵自己和庸碌生活的理由。不要让孩子以为为年轻就一切还来得及,其实真正来不及的不是年龄,而是在岁月流逝中所积累或错过的一切。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成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例如你怎样穿戴、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等等。如果你的业余时间全用在“围城”与“扑克”之中,很难要求孩子不去沾染那些无益的游戏;如果你脾气暴躁、时常发火、喊叫,那就很难保证你的孩子会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而不歇斯底里;如果你不孝敬你的父母,不愿给体弱多病的双亲以更多的关怀,那就别指望你的孩子会把你当做“高堂”而赡养;如果你脏话不离口,随时乱扔东西,就别想你的孩子会有文明之举;如果你不爱惜书本,就别奢望你的孩子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总之,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得是什么样的人。
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早在10年前就发出倡仪,号召在全国开展争当好家长的活动,并为活动提出了五条标准:
  1、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子女的好榜样。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活动,学习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3、爱护子女,耐心诱导,不放任,不娇惯,不打骂。
  4、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农村的家长要保证适龄子女入学。
  5、培养子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曾在学生中做过,目的是要了解学生的烦恼都是什么,其中“我不知道怎样向父母说出我的想法?”占“家长不能理解我”这一项的33.7%,居首位。其次是“家长只知道关心我的成绩。”“我想做的事家长总不让我做”,“父母不相信我”等等,这些问题反映了家长与孩子之 间缺乏沟通,家长们认为自己辛苦挣钱,在各方面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已经是个好家长了,但是孩子们对爱的要求却不止这些,他们需要家长更多的理解。
美国学者尼赫茨曾就此调查了十万个孩子,他们对家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十条: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下面,我提出10条建议与各位家长交流,供各位家长参考:
  1、重言教,更要重身教。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位问题家长。
  2、重知识,更要重做人。不以分数论英雄,品行比分数更重要,学习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格的竞争,高考最终考的也是人品。(以我校高考状元徐峰为例)
  3、重生理,更要重心理。父母千万别把自己沦为孩子的厨师或裁缝,上附中不是只为孩子上个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自信心、有上进心的大写的人。
  4、重结果,更要重过程。对孩子的学习要量力而行,期望值不要过高,别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要相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特别是要学会发现孩子具体优点,长期坚持,不肯定成功,就是在表扬失败。要懂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给家长推荐几本书目)
  5、为孩子一生的幸福作规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长对孩子应当有一个长远规划,不规划成功,就等于在筹划失败。
  6、蹲下来看孩子,学会体谅。尽量使自己成为知道孩子某些秘密的人,给动力,少给压力。
  7、与孩子共同成长。不做观众,不做裁判,做队友
  8、学会倾听。血浓于水体现在交流中,该管的管,该放的放。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堆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他各种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争取/给他几个对手,让他自己去拼搏/给他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9、父母之爱不能用钱找齐。手宽过海,会让你心乱如麻。
  10、别做“暴力”家长。动手、动口是暴力,因失望、冲突而引发的家长与孩子互不理睬,也是暴力,即“冷暴力”,这是家长的大忌。当你不打、不骂、不吼孩子就没反应了的时候,就该认真反思你的家庭教育了。
  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校园,营造一个快乐家庭!

最新动态
最新推荐